如何保持实验室环境的整洁和安全?
日期:2025-09-16 10:33:00发布人:本站浏览数:5

保持实验室整洁和安全需从日常操作、物品管理、应急准备三方面严格执行,核心原则是“规范操作、分类管理、隐患早除”。
一、日常操作规范(核心安全防线)
1.个人防护(PPE)全程到位:进入实验室必须穿戴实验服,接触化学品/生物样本时戴防护手套,操作挥发性物质或粉尘时戴护目镜/口罩,严禁穿拖鞋、短裤或佩戴首饰。
2.实验操作不违规:
•禁止在实验台上饮食、吸烟或存放个人物品(如手机、水杯)。
•化学品取用后立即盖紧容器,标签朝外;试剂混合、加热等严格遵循实验方案,不随意更改步骤。
•实验结束后,立即清理台面,用合适试剂(如酒精)擦拭残留,仪器归位并关闭电源、水源、气源。
二、物品分类管理(保障整洁与高效)
•化学品分区存放:按“酸/碱/有机溶剂/氧化剂”分类,剧毒、易制毒化学品单独存于双人双锁柜,远离火源和电源;标签清晰,注明名称、浓度、购入日期。
•耗材与仪器有序摆放:
•常用耗材(如移液器枪头、离心管)按规格分类收纳,废弃耗材(如针头、破损玻璃)放入专用回收盒,不随意丢弃。
•仪器使用后清洁表面,电线整理整齐,长期不用的仪器加盖防尘罩,旁边贴“停用”标识。
•废物分类处理:
•化学废液按“有机/无机/含重金属”分别倒入对应废液桶,禁止混合倾倒。
•生物废弃物(如培养皿、污染手套)放入灭菌袋,灭菌后再丢弃;生活垃圾单独投放,不与实验废物混放。
三、环境维护与应急准备(杜绝安全隐患)
1.定期清洁与检查:
•每日实验结束后清扫地面,每周对通风橱、冰箱、试剂柜进行深度清洁,移除过期试剂或变质样本。
•每月检查消防器材(灭火器、消防沙)、应急喷淋、洗眼器是否完好,电路、气路是否存在泄漏或老化。
2.明确应急流程:实验室显眼位置张贴“应急处理指南”,包括:
•化学品溅到皮肤/眼睛: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,严重时就医。
•火灾:先切断电源/气源,用灭火器灭火,无法控制时撤离并报警。
•泄漏:用吸附棉(或沙土)覆盖泄漏物,按化学品特性处理,避免扩散。